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研究论文 无金属和氧化剂温和条件下碱促进的烯胺酮碳-碳双键断裂合成NH2-结构脒类化合物 王国栋, 郭艳辉, 万结平 有机化学 2020, 40 (3): 645-650. DOI: 10.6023/cjoc201912018 摘要 (1445) PDF (478KB)(863) 可视化 报道了室温条件下烯胺酮和磺酰叠氮通过碳-碳双键断裂合成N-磺酰基醚类化合物的方法.反应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存在下进行,无需使用任何金属和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烯胺酮上的15N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磺酰叠氮仅作为产物中的磺酰胺片段供体,同时,该实验也有力地支持反应机理涉及关键的1,2,3-三唑啉中间体的原位形成以及环分解.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环磺酰胺化反应研究进展 欧阳班来, 郑燕霞, 夏克坚, 徐小玲, 王艺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188-1205. DOI: 10.6023/cjoc201910002 摘要 (1360) PDF (1040KB)(507) 可视化 N-芳基磺酰胺骨架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在医药领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研究N-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芳基硼酸和CAr—H键的磺酰胺化反应得到了快速发展,为N-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高效、绿色的方法.按照芳基源、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和磺酰胺化试剂进行分类,综述了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环磺酰胺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此类反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被引次数: CSCD(2) 研究论文 镍催化环丁酮肟酯与芳基锌试剂的Negishi偶联反应 帅斌, 李兆明, 裘晖, 方萍, 梅天胜 有机化学 2020, 40 (3): 651-662. DOI: 10.6023/cjoc201911016 摘要 (832) PDF (562KB)(634) 可视化 发展了一种镍催化环丁酮肟酯和芳基锌试剂之间Negishi偶联的方法.镍既作为亚胺自由基的引发剂,也作为芳基锌试剂与烷基自由基偶联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起作用.本方法可避免使用剧毒的氰化物,且具有很广的底物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因此可能是一种具有潜在吸引力的高效合成烷基腈类化合物的新策略.初步的机理研究显示,该反应极可能经历自由基历程.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镍催化均相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进展 刘元华, 董秀琴, 张绪穆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096-1104. DOI: 10.6023/cjoc201912025 摘要 (739) PDF (625KB)(870) 可视化 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均相不对称氢化反应是合成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主要集中于钌、铑、铱和钯等贵重过渡金属催化体系,这些贵重过渡金属催化体系面临着地球储量有限、价格昂贵和重金属污染环境等问题,因而发展地球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或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铁、钴、镍和铜的均相不对称氢化反应催化体系符合现代化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简要综述了近些年来廉价金属镍催化的均相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基于前手性不饱和化合物双键的不同类型,即碳-氧双键(C=O)、碳-碳双键(C=C)以及碳-氮双键(C=N)等,依次介绍它们的研究现状,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和可观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了镍催化体系中催化氢化不同类型底物的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专题 纯有机超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严子昂, 邹雷, 马骧 有机化学 2020, 40 (7): 1814-1822. DOI: 10.6023/cjoc202004003 摘要 (609) PDF (7423KB)(513) 可视化 纯有机发光材料由于具有低毒性、易制备和应用广泛等特点而被广泛关注.近年来,本课题组设计了多种新颖的、具有可调控多色发光性质的超分子体系.对于磷光材料的构建来说,诸如溴和碘的重原子以及氧之类其他具有孤对电子的杂原子可以起到促进系间窜越(ISC)的作用.主-客相互作用和聚合等方法也为磷光体提供了刚性环境,以抑制其非辐射跃迁.另外,非共价作用因其具有动态的特性,能对刺激做出响应.因此,主-客相互作用与疏水作用、π-π堆积以及多氢键作用等非共价作用也被用于根据外界刺激调控磷光或荧光的发射强度和波长,实现了发光单体本身不具备的丰富发光性能.除总结上述进展之外,还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方向,例如在设计有机磷光材料时,不仅要提升其量子产率,也要拓展发射波长范围,以及构建能够对外界刺激进行响应的智能发光材料体系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基于亚胺瞬态导向策略的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 吴勇杰, 史炳锋 有机化学 2020, 40 (11): 3517-3535. DOI: 10.6023/cjoc202003057 摘要 (569) PDF (984KB)(555) 可视化 在过去几十年,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给有机合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与传统的通过共价连接的导向基相比,基于瞬态导向策略的碳氢键活化,因为规避了传统导向基需要额外的步骤进行安装和脱除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合成效率,拓宽了合成应用范围.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亚胺瞬态导向策略的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各种瞬态导向基及其应用.按照底物类型和所活化碳氢键的类型进行分类,并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光氧化还原催化下以肟的衍生物作为前体亚胺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反应 宋常华, 沈许, 于芳, 何宇鹏, 俞寿云 有机化学 2020, 40 (11): 3748-3759. DOI: 10.6023/cjoc202004008 摘要 (562) PDF (1067KB)(593) 可视化 在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条件下,从肟的衍生物(O-酰基肟、O-芳基肟和α-亚胺氧杂酸等)出发,高效清洁地产生了亚胺自由基.这方法促进了亚胺自由基反应活性的系统研究.亚胺自由基主要有以下4种反应模式:(1)对芳烃的加成反应,(2)分子内的氢迁移,(3)对烯烃的加成反应,(4)Norrish-I型断裂(α-位的碳-碳键断裂)反应.综述了近几年来在光氧化还原催化的条件下,以肟的衍生物作为前体,亚胺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参与的典型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专题 P-手性膦配体促进的手性药物高效合成 许容华, 杨贺, 汤文军 有机化学 2020, 40 (6): 1409-1422. DOI: 10.6023/cjoc202003015 摘要 (511) PDF (955KB)(1289) 可视化 发展高效实用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对手性药物的简洁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对于发展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尤为关键.综述了基于苯并氧杂膦烷结构的P-手性单膦和双膦配体的设计理念以及它们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这类配体具有P-手性、刚性,大位阻和富电子等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并且易于衍生化,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偶联、环化和加成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这些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发展促进了一系列重要药物分子的高效不对称合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硫原子作为自由基受体在含硫杂环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杨文超, 张明明, 陈旺, 杨小虎, 冯建国 有机化学 2020, 40 (12): 4060-4070. DOI: 10.6023/cjoc202005039 摘要 (496) PDF (888KB)(825) 可视化 含硫杂环化合物如噻唑、噻吩和硫代黄酮等,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及生物活性分子中,因其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在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和功能性材料领域中的研究潜力越来越突出.有效的含硫杂环合成策略已成为广泛研究的主题.不饱和烃的自由基串联反应构筑杂环衍生物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也彰显了其巨大的潜力.研究者发现硫原子可以作为自由基的受体构建一个C-S键,并通过该策略建立了一系列自由基串联反应,其中基于茴香硫醚参与的不饱和烃自由基串联反应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含硫杂环合成工具.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茴香硫醚的成环类型,对近年来硫醚中硫原子作为自由基受体参与杂环合成的反应进行简要总结,并对反应设计、机理研究和研究展望等给予评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机器学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刘伊迪, 杨骐, 李遥, 张龙, 罗三中 有机化学 2020, 40 (11): 3812-3827. DOI: 10.6023/cjoc202006051 摘要 (481) PDF (2824KB)(1069) 可视化 近年来,由于计算能力、大数据和算法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重新兴起,已成为诸多研究领域变革性发展背后的重要推动力.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是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化学信息学的发展,机器学习在化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帮助有机化学家了解这一新兴领域,对如何将机器学习策略应用于有机化学研究做简单介绍,同时,概括总结了机器学习在化合物性质预测、分子从头设计、化学反应预测、逆合成分析和智能合成机器方面的应用实例,分析讨论了当前机器学习在有机化学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简报 川芎内生菌Fusarium tricinctum的四个新吡喃-2-酮类成分 曹钰镁, 旷歧轩, 巨凤, 邓赟, 邓放, 顾玉诚, 任波, 郭大乐 有机化学 2020, 40 (12): 4328-4331. DOI: 10.6023/cjoc202006034 摘要 (475) PDF (544KB)(197) 可视化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反相碳十八制备液相色谱及手性拆分从川芎内生菌Fusarium tricinctum的糙米培养基中分离得到四个具有相同平面结构的2-吡喃酮类化合物,并采用改良的Snatzke法对其绝对构型进行鉴定.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专题 基于配位辅助的烯烃催化不对称炔氢化 张雯雯, 王紫璇, 白小燕, 李必杰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087-1095. DOI: 10.6023/cjoc202002017 摘要 (472) PDF (604KB)(568) 可视化 烯烃的不对称氢官能团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简单的烯烃原料出发,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构建手性分子.多取代烯烃的不对称氢官能团化仍然是一个挑战.一方面,烯烃有两个反应位点,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反应生成了多个手性中心,则涉及到非对映选择性的控制.此外,还需要控制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因此,此类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发展有效的催化体系,以同时实现区域选择性、非对映选择性及对映选择性的高效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配位辅助策略,利用底物中的配位基团及烯烃与金属中心形成双位点配位模式,从而有效控制烯烃转化的区域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以烯烃不对称炔氢化作为模型转化,以研究多取代烯烃催化不对称转化中的选择性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光、电催化硫氰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张龙菲, 牛聪, 杨晓婷, 秦宏云, 杨建静, 文江伟, 王桦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117-1128. DOI: 10.6023/cjoc201912011 摘要 (469) PDF (820KB)(766) 可视化 硫氰酸酯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合成子,在医药、农药、材料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通过光、电催化硫氰基化反应的合成途径具有绿色、高效、安全等优势,在有机化学中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一系列基于光、电催化的偶联/硫氰基化反应,期望为探究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金鸡纳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在不对称催化中的研究进展 许双花, 陈俊, 陈加荣, 肖文精 有机化学 2020, 40 (11): 3493-3516. DOI: 10.6023/cjoc202007004 摘要 (462) PDF (1389KB)(564) 可视化 金鸡纳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且具有优势的手性骨架,易于修饰,引起了化学家们广泛的研究兴趣.随着不对称合成化学的发展,化学家们将金鸡纳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作为优势手性催化剂或配体应用于许多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尤其是近年来,有机化学家们利用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的手性配体发展了一系列金属催化不对称反应.本综述较为详细地概述了近年来金鸡纳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作为催化剂或配体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探讨了相关反应机理,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有机材料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金晓东, 毕天博, 辛然, 吴国萍, 徐同祥, 马荣梁 有机化学 2020, 40 (12): 4184-4202. DOI: 10.6023/cjoc202004036 摘要 (458) PDF (7569KB)(305) 可视化 犯罪现场中所发现的最重要的物证之一的指纹可以直接认定人身,在侦查破案和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案件中,提取相关客体上的指纹时,这些指纹往往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故将其称之为"潜指纹".尽管潜指纹显现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无损、灵敏和高效检测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刑事技术人员的后续指纹鉴定工作.因此,开发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方便快捷的潜指纹显现材料或显现技术就显得意义重大.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有机材料,并较为详细地综述了近十年来新出现的有机荧光材料(如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它有机荧光材料等)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概述各相关有机材料的设计理念及显现潜指纹的机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展望有机材料在潜指纹显现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CO2活化和转化策略研究进展 陈凯宏, 李红茹, 何良年 有机化学 2020, 40 (8): 2195-2207. DOI: 10.6023/cjoc202004030 摘要 (452) PDF (711KB)(708) 可视化 CO2是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也是丰富、可再生的C1资源,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不仅能缓解化学工业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能有效减少CO2排放.然而,CO2内在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决定了CO2的活化及合理转化路线的开发是其成功转化的关键.18年来,何良年课题组在CO2转化策略的设计和基于活化机理的高效催化剂开发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不仅提出了碳捕集与转化偶合、CO2分级可控还原功能化、利用多组分串联反应突破热力学限制及光促进的CO2转化等策略,还针对不同的策略开发出了相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实现了温和条件下CO2的转化.基于何良年课题组工作对可持续发展的二氧化碳化学进行概述,希望能为同行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推动CO2化学的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亮点述评 复杂天然产物(-)-Rhodomollanol A的全合成 程浩, 贾彦兴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394-1395. DOI: 10.6023/cjoc202000022 摘要 (445) PDF (416KB)(361)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专题 路易斯碱-硼自由基在硼化反应、自由基催化和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靳继康, 夏慧敏, 张凤莲, 汪义丰 有机化学 2020, 40 (8): 2185-2194. DOI: 10.6023/cjoc202005017 摘要 (440) PDF (781KB)(704) 可视化 自由基反应具有高效迅捷、选择性优良及官能团容忍性好等优点,是构建有机化合物的有效策略和方式之一.路易斯碱-硼自由基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反应性能,在有机合成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总结了我们课题组在路易斯碱-硼自由基促进的有机分子转化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路易斯碱-硼自由基促进的硼化反应、路易斯碱-硼自由基催化反应,以及路易斯碱-硼自由基引发的还原反应.这些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官能团容忍性好,产率高,化学、区域选择性好等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不对称催化实现的二氧化碳固定直接合成光学活性小分子的最新进展 郭霄, 王亚洲, 陈洁, 李公强, 夏纪宝 有机化学 2020, 40 (8): 2208-2220. DOI: 10.6023/cjoc202002032 摘要 (432) PDF (818KB)(388) 可视化 固定二氧化碳(CO2)的工业过程远远落后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丰富、无毒且廉价易得的碳资源,因此开发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合成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过渡金属催化和有机催化活化CO2的机理研究,近年来已开发出多种有效的CO2的不对称化学固定方法.讨论了通过CO2的不对称化学固定实现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手性合成的进展.通过阐述催化剂、CO2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激发CO2不对称转化的新型催化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过渡金属催化卡宾对Si―H键的插入反应研究进展 张慧苗, 李灵芝, 沈方旗, 蔡涛, 沈润溥 有机化学 2020, 40 (4): 873-885. DOI: 10.6023/cjoc201911009 摘要 (401) PDF (889KB)(496) 可视化 有机硅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生物医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一直以来,发展简洁高效的C—Si键构筑方法学备受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过渡金属催化卡宾对Si—H键的插入反应是形成C—Si键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及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还可以通过手性配体的调控高对映选择性地实现手性有机硅烷化合物的合成.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卡宾前体和金属催化体系.按照过渡金属元素所处族的分类,分五个部分介绍了自2012年以来有关铁、铜、锌、钌、铑、钯、银、铱和金过渡金属卡宾对Si—H键插入反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1,3-氨基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王伟, 胡燚, 林睿褀, 吴恒, 童启, 汪连生, 肖祖峰, 朱磊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129-1149. DOI: 10.6023/cjoc201911011 摘要 (388) PDF (1061KB)(486) 可视化 具有光学活性的1,3-氨基醇既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合成砌块,也是众多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结构,因此不对称合成1,3-氨基醇一直是合成领域的一个热点.从aldol缩合或azo-aldol缩合合成,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氨化合成,氮杂环的开环-加成合成,[3+2]偶极环加成反应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所发展的1,3-氨基醇的合成方法及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无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C—H键的巯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徐鑫明, 李家柱, 王祖利 有机化学 2020, 40 (4): 886-898. DOI: 10.6023/cjoc201910020 摘要 (387) PDF (731KB)(386) 可视化 近期,利用无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的巯基化反应来构筑C—S键的研究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含硫天然产物或生理活性分子的绿色合成,特别是吲哚的巯基化反应,被视为最重要的一类巯基化反应,这是因为向吲哚化合物中引入硫原子会进一步改善分子的生物和药理活性.重点介绍近五年来无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C—H键巯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并详细地阐述该类反应的反应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多取代-5-氨基-3,7-二苯基-7H-噻唑并[3,2-a]嘧啶-6-腈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任璇璇, 苑睿, 陈雯, 周杭, 叶菲, 师雪荧, 胡娟, 张鹏, 周生亮, 宛瑜, 吴翚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266-1274. DOI: 10.6023/cjoc201908007 摘要 (386) PDF (1228KB)(287) 可视化 以朝格尔碱衍生物(5,12-二甲基-3,10-二苯基-双-1H-吡唑[b,f][4,5]-1,5-二氮杂双环[3.3.1]-2,6-辛二烯,1)为催化剂,以取代的α-溴代苯乙酮、芳香醛、丙二腈和硫脲为原料四组分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噻唑并[3,2-a]嘧啶衍生物.通过1H NMR和化学实验探讨了该反应的机理.体外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多个产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247)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胞株具有较高抑制活性,七个产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这些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在新药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可见光与钯协同催化的有机合成化学 周文俊, 蒋元旭, 陈亮, 刘开兴, 余达刚 有机化学 2020, 40 (11): 3697-3713. DOI: 10.6023/cjoc202004045 摘要 (386) PDF (1077KB)(513) 可视化 钯催化的有机转化反应是金属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可以高效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钯催化在合成化学、材料科学和医药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其中部分反应存在条件苛刻(如需要高温、使用强碱)等不足.另一方面,可见光催化反应利用可见光作为能量来源,通过产生高活性的反应中间体,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许多常规热反应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化学转化,但也存在反应类型和底物范围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两个领域各自存在的问题,人们通过结合可见光催化和钯催化,利用光敏剂与有机钯络合物之间的电子转移或能量转移,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了一系列新颖的有机转化,具有广谱的底物适用范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这些转化中,可见光催化与钯催化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缺一不可.以不同反应类型为主线,总结了近年来可见光和钯协同催化的有机合成化学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乙烯基氮杂环丙烷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吴雅莉, 周雪松, 肖文精, 陈加荣 有机化学 2020, 40 (11): 3760-3776. DOI: 10.6023/cjoc202003061 摘要 (373) PDF (1090KB)(327) 可视化 乙烯基氮杂环丙烷是有机合成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合成砌块,由于同时含有烯烃和具有较强张力的氮杂环丙烷官能团,乙烯基氮杂环丙烷有着丰富的反应活性,能够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被广泛用于各种含氮分子,尤其是含氮杂环的合成,如氮杂环丁烷、吡咯烷、哌啶和氮杂环庚烷等杂环化合物.另外,各种取代的乙烯基氮杂环丙烷的简单、高效合成方法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类试剂在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近年来,这类试剂仍然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对近五年来乙烯基氮杂环丙烷参与的亲核性开环反应和环化反应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镍催化C—C键活化反应研究进展 代洪雪, 吴芬, 白大昌 有机化学 2020, 40 (6): 1423-1436. DOI: 10.6023/cjoc202002035 摘要 (371) PDF (924KB)(487) 可视化 过渡金属催化C-C键活化是有机化学一个热点和难点领域,吸引着人们广泛的关注.C-C键活化可以为很多复杂分子的合成提供简单、快速和原子经济性的方法.相比于钯、铑和铱等过渡金属催化剂,镍催化剂有很多优点,更加经济适用,也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备受化学家们的青睐.主要介绍了近些年镍催化C-C键断裂反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专题 三氟甲氧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王丰, 汤平平 有机化学 2020, 40 (7): 1805-1813. DOI: 10.6023/cjoc202003048 摘要 (369) PDF (658KB)(662) 可视化 近年来,有机氟化学领域迅猛发展,氟化及含氟官能团化反应受到有机化学家的高度关注.含氟官能团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将其引入药物分子会提高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其中三氟甲氧基具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和高亲脂性,含有三氟甲氧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策略被用于合成含有三氟甲氧基的化合物.重点论述了我们研究小组在三氟甲氧基化反应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三氟甲氧基化反应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可见光直接促进的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李祯龙, 金健, 黄莎华 有机化学 2020, 40 (3): 563-574. DOI: 10.6023/cjoc201910031 摘要 (368) PDF (892KB)(629) 可视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已经成为一类功能强大的有机合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的高效构建.最近几年化学家们发现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不用外加光敏剂,可见光能直接促进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使原来无法发生或缓慢进行的偶联反应得以顺利实现.该类反应因条件简单、反应温和以及无需外加光敏剂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过渡金属的分类,综述了近些年来该类反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苯并富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史传星, 冯陈国, 陈雅丽, 张曙盛, 林国强 有机化学 2020, 40 (4): 817-830. DOI: 10.6023/cjoc201910029 摘要 (367) PDF (925KB)(608) 可视化 苯并富烯结构存在于许多天然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同时此类分子常常作为重要的合成砌块运用于材料科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对苯并富烯的合成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发展了系列高效的合成方法.依据关键骨架构建反应引发机制的不同,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五大类:热引发或者光催化的双自由基机理的环化反应、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环化反应、亲核或亲电试剂进攻引发的环化反应、自由基引发的环化反应以及酸促进的环化反应.本文将根据上述不同反应类型综述近些年苯富烯合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聚集诱导发光有机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秦成远, 刘威, 聂永, 高迎, 苗金玲, 李天瑞, 蒋绪川 有机化学 2020, 40 (8): 2232-2253. DOI: 10.6023/cjoc202003051 摘要 (367) PDF (2538KB)(383) 可视化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化合物因在生物和化学传感、发光材料、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分子,有机氟化合物在化学和材料等领域被广泛研究.汇总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有机氟化合物,并进行了分类讨论.AIE有机氟化合物包括氟代的四苯基乙烯(TPE)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蒽(DSA)衍生物、氰基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和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等常见的AIE化合物,也包括聚合物、碳硼烷簇合物和室温磷光化合物,还有其它一些含氟结构.AIE化合物氟代后,稳定性一般会提高,氟原子参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聚集态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发光性质的改变,如发光增强、发光波长红移(蓝移)或发光量子效率及发光寿命提高等.最后,对AIE有机氟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以二氧化碳为C1合成子的羧基化/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周聪, 李渺, 于金涛, 孙松, 成江 有机化学 2020, 40 (8): 2221-2231. DOI: 10.6023/cjoc202003039 摘要 (355) PDF (694KB)(441) 可视化 二氧化碳具有价廉易得、储量丰富及无毒等优点,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是一种理想的C1合成子.近年来,以二氧化碳作为羰基/羧基源,通过环化反应,特别是多组分环化反应构建含羰基杂环化合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了利用含氮、氧亲核原子的试剂与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的环化反应构建苯并噁嗪、环碳酸酯、内酰胺、2,4-二噁唑啉酮等含羰基杂环结构的工作;其次,也总结了利用含碳亲核原子的试剂与二氧化碳羧基化反应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可见光诱导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周明东, 覃丕涛, 经理珂, 孙京, 杜海武 有机化学 2020, 40 (3): 598-613. DOI: 10.6023/cjoc201909030 摘要 (353) PDF (954KB)(737) 可视化 烷基羧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开发以来源丰富的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起始原料的反应.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物在可见光氧化还原作用下可以高效地生成烷基自由基,从而在温和条件下用于构筑各类化学键.以可见光催化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脱羧自由基反应类型为线索,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在可见光条件下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脱羧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共价有机框架在传感中的研究进展 于歌, 汪成 有机化学 2020, 40 (6): 1437-1447. DOI: 10.6023/cjoc202003018 摘要 (343) PDF (6352KB)(472) 可视化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作为一种由有机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晶态有机多孔材料,具有结晶性好、密度低、比表面积高以及结构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已在分子吸附与分离、催化、光电及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COFs因其固有的结构特点,在传感领域也逐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主要综述了COFs在爆炸物传感、湿度传感、金属离子传感、pH传感、生物传感、气体传感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胺和亚胺氮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严沣, 蔡爽, 闻武, 文蔚, 李博解, 汪连生, 朱磊 有机化学 2020, 40 (7): 1874-1890. DOI: 10.6023/cjoc201912031 摘要 (339) PDF (777KB)(328) 可视化 胺类化合物的氮甲基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在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传统的氮甲基化反应会涉及使用易燃易爆且剧毒的物质,而新兴的制备方案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标准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对于氮甲基化反应,C1碳源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及底物范围等.将从不同碳源的角度介绍近年来胺和亚胺氮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相关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含苯并噻唑的4-氨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张路野, 张洋, 汪正捷, 王涛, 刘丽敏, 刘秀娟, 李二冬, 宋攀攀, 郑甲信, 可钰, 单丽红, 刘宏民, 张秋荣 有机化学 2020, 40 (7): 1967-1974. DOI: 10.6023/cjoc201902036 摘要 (338) PDF (870KB)(313) 可视化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苯并噻唑结构的4-氨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并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胃癌细胞系(MGC-803)、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人高度分化的胃癌细胞系(HGC-27)四种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2-((苯并[d]噻唑-2-基甲基)硫亚基)-N-(3-氯-4-氟苯基)-喹唑啉-4-胺(13n)对MCF-7、MGC-803、PC-3和HGC-27四种细胞显示出最好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分别为(6.01±0.54),(7.63±0.48),(6.16±0.34)和(7.59±0.62) μmol·L-1,其活性均优于阳性对照物吉非替尼.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13n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很好地结合,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铁、钴、镍催化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研究进展 孙越, 关瑞, 刘兆洪, 王也铭 有机化学 2020, 40 (4): 899-912. DOI: 10.6023/cjoc201909035 摘要 (330) PDF (810KB)(555) 可视化 烷基硼酸酯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材料化学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其合成一直是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硼氢化反应是构建烷基硼酸酯类化合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与铑、钌、钯、铱等贵金属催化剂相比,铁、钴、镍催化剂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区域选择性.主要综述了1994年以来,铁、钴、镍在催化烯烃硼氢化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不同的催化体系在催化活性、反应选择性、底物适用性等方面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简报 酚的三氟甲磺酰基化反应 白小东, 付志宏, 曹育才, 林锦鸿 有机化学 2020, 40 (4): 1028-1032. DOI: 10.6023/cjoc201911026 摘要 (330) PDF (466KB)(312) 可视化 三氟甲磺酸芳基酯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中有重要应用,因而如何实现高效制备吸引了不少关注.三氟甲磺酰基吡啶盐(C5H5N+SO2CF3·CF3SO-3)可作为温和的三氟甲磺酰基化试剂,与酚类化合物反应得到三氟甲磺酸芳基酯.产物的纯化只需简单洗涤,不需要繁琐的柱层析操作.除了芳基酯,烯基酯也能由该吡啶盐为试剂合成得到.吡啶盐的制备和分离容易,干燥环境中稳定存在,使用起来方便.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可见光促进烷基硼化合物转化研究进展 史敦发, 王露, 夏春谷, 刘超 有机化学 2020, 40 (11): 3605-3619. DOI: 10.6023/cjoc202006033 摘要 (314) PDF (961KB)(238) 可视化 有机硼化合物来源广泛,转化丰富多样,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有机光电材料的合成中.烷基硼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硼化合物,其合成以及转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光近来在有机反应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可见光诱导下,四配位烷基硼化合物能发生单电子转移产生烷基自由基,从而进一步构建不同的化学键.综述了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过氧化物诱导自由基串联环化合成苯并咪唑并异喹啉酮反应 王薪, 李国锋, 孙凯, 张冰 有机化学 2020, 40 (4): 913-921. DOI: 10.6023/cjoc202002040 摘要 (312) PDF (502KB)(246) 可视化 发展了一种过氧化物诱导的2-芳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在温和条件下经历自由基环化反应,一步合成了系列骨架多样性的苯并咪唑并异喹啉酮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宽泛、官能团兼容性好、步骤经济等特点.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经历了碳中心自由基历程.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类化合物的构建 曾俊良, 许志红, 马军安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105-1116. DOI: 10.6023/cjoc201912024 摘要 (310) PDF (659KB)(382) 可视化 二氟甲基在活性分子中可以起到氢键供体、生物电子等排体、亲脂性调节等作用,在药物和农药分子的设计中被广泛使用.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骨架的发现及应用是该领域的一个突出代表,研究表明含有这类骨架的分子能够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Is),具有作为杀菌剂的潜力,目前市场上已有近十种农药分子含有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结构单元,年销售额高达十几亿美元.按照所用含氟砌块的不同种类,对近二十年来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