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氟化学合辑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亮点述评 镍催化非活化烯烃的三组分不对称氟烷基芳基化反应 魏红, 阴国印 有机化学 2020, 40 (9): 3014-3016. DOI: 10.6023/cjoc202000063 摘要 (463) PDF (402KB)(764)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亮点述评 涉及碳-氟键断裂与重组的氟化重排反应:由炔丙基氟制备官能团化偕二氟烯丙基化合物 倪传法, 胡金波 有机化学 2020, 40 (9): 2997-2998. DOI: 10.6023/cjoc202000056 摘要 (687) PDF (388KB)(681)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单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刘颖杰, 李晨, 孟建萍, 宋冬雪, 刘冰, 许颖 有机化学 2020, 40 (8): 2322-2337. DOI: 10.6023/cjoc202003055 摘要 (915) PDF (850KB)(1095) 可视化 有机氟化物在医药、农业化学等领域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其中,氟甲基官能团具有较强的的亲脂性,可以极大地改善药物分子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因此,开发各类氟化反应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向分子中引入单氟甲基在氟化学领域备受关注.针对不同结构分子的单氟甲基化,按照氟甲基试剂分类总结单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部分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过渡金属促进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陈董涵, 杨文, 姚永祺, 杨新, 邓颖颍, 杨定乔 有机化学 2018, 38 (10): 2571-2589. DOI: 10.6023/cjoc201803045 摘要 (917) PDF (956KB)(2458) 可视化 近年来,过渡金属促进三氟甲基化反应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促进三氟甲基化反应的过渡金属种类出发,综述了近几年来银、铁、钯、镍、铑和钴促进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部分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聚集诱导发光有机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秦成远, 刘威, 聂永, 高迎, 苗金玲, 李天瑞, 蒋绪川 有机化学 2020, 40 (8): 2232-2253. DOI: 10.6023/cjoc202003051 摘要 (1028) PDF (2538KB)(1394) 可视化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化合物因在生物和化学传感、发光材料、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分子,有机氟化合物在化学和材料等领域被广泛研究.汇总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有机氟化合物,并进行了分类讨论.AIE有机氟化合物包括氟代的四苯基乙烯(TPE)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蒽(DSA)衍生物、氰基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和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等常见的AIE化合物,也包括聚合物、碳硼烷簇合物和室温磷光化合物,还有其它一些含氟结构.AIE化合物氟代后,稳定性一般会提高,氟原子参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聚集态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发光性质的改变,如发光增强、发光波长红移(蓝移)或发光量子效率及发光寿命提高等.最后,对AIE有机氟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合成进展 王守锋, 王文贵 有机化学 2020, 40 (7): 1901-1911. DOI: 10.6023/cjoc202001012 摘要 (967) PDF (683KB)(1411) 可视化 三氟甲基是一个重要的含氟基团,常被应用于药物和农药领域.季碳中心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合成药物中的结构.近年来,构建含有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分子得到了快速发展.从直接三氟甲基化反应、新的合成砌块和新反应的探索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合成三氟甲基季碳中心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电化学催化下的多氟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刘颖杰, 韩莹徽, 林立青, 许颖 有机化学 2021, 41 (3): 934-946. DOI: 10.6023/cjoc202008017 摘要 (812) HTML (34) PDF (731KB)(889) 可视化 氟化学已经在各行各业受到广泛应用, 氟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结合也遍地生花. 由于将氟原子或氟基团引入到药物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氟烷基化途径至关重要. 随着电化学的发展, 人们将电化学和氟烷基化反应进行了巧妙地结合. 进而得到了更加安全、经济、环保并且高效的氟烷基化途径. 在电化学指导下的氟烷基化反应途径, 不仅在反应方式方面进行了革新, 同样在底物普适性方面也具有优势. 针对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电化学催化下的氟烷基化反应已经有诸多报道. 根据底物的性质及其反应机理总结了电催化下氟烷基化方法的进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多组分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潘军, 吴晶晶, 吴范宏 有机化学 2021, 41 (3): 983-1001. DOI: 10.6023/cjoc202007025 摘要 (832) HTML (25) PDF (937KB)(1592) 可视化 多组分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是当前有机氟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 由于新试剂新方法的不断涌现, 多组分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不仅可以经济有效地一步将氟烷基基团与其他官能团同步引入, 而且可以将起始原料转化为多种含有生物活性或药物活性的化合物. 按照三组分二氟烷基化反应、三组分三氟甲基化反应、三组分全氟烷基化反应、三组分单氟烷基化反应、三组分氟化反应以及四组分氟烷基化反应和总结7个部分, 总结了多组分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的发展进程, 同时对该类反应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专题 三氟甲氧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王丰, 汤平平 有机化学 2020, 40 (7): 1805-1813. DOI: 10.6023/cjoc202003048 摘要 (1412) PDF (658KB)(1672) 可视化 近年来,有机氟化学领域迅猛发展,氟化及含氟官能团化反应受到有机化学家的高度关注.含氟官能团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将其引入药物分子会提高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其中三氟甲氧基具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和高亲脂性,含有三氟甲氧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策略被用于合成含有三氟甲氧基的化合物.重点论述了我们研究小组在三氟甲氧基化反应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三氟甲氧基化反应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直接二氟甲硫基化与一氟甲硫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闫强, 蒋绿齐, 易文斌 有机化学 2020, 40 (1): 1-14. DOI: 10.6023/cjoc201907028 摘要 (839) PDF (821KB)(1492) 可视化 含有二氟甲硫基基团(SCF2H)与含有一氟甲硫基基团(SCFH2)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药及农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两类化合物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巯基底物的二氟甲基化与一氟甲基化,但含巯基底物本身种类有限,极大地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应用与开发,因此开发新的直接二氟/一氟甲硫基化方法和开拓新型直接二氟/一氟甲硫基化试剂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直接二氟甲硫基化反应和一氟甲硫基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反应的相关机理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以三氟乙酸及其衍生物为三氟甲基源的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季小明, 史广法, 张扬会 有机化学 2019, 39 (4): 929-939. DOI: 10.6023/cjoc201810033 摘要 (1083) PDF (752KB)(1937) 可视化 含有三氟甲基基团的有机分子中常常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三氟乙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廉价、易得、稳定等优点,并且反应的副产物是二氧化碳,是理想的三氟甲基化试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以三氟乙酸及其衍生物为三氟甲基源的三氟甲基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C-X (X=Br,I)键、C-H键,C=X (X=C,O)的三氟甲基化反应,对反应的相关机理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基于芳基(三氟乙基)三价碘盐的三氟乙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韩秋燕, 赵成龙, 张成潘 有机化学 2019, 39 (1): 84-94. DOI: 10.6023/cjoc201808029 摘要 (1569) PDF (593KB)(826) 可视化 综述了过渡金属催化和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以芳基(三氟乙基)三价碘盐为三氟乙基化试剂的三氟乙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在这些反应中,大量不同类型的N-,O-,S-以及C-亲核性底物在温和的条件下被三氟乙基化.相比于其他三氟乙基化试剂,芳基(三氟乙基)三价碘盐具有更高的亲电反应活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三氟甲磺酰)亚胺芳基(三氟乙基)三价碘盐微溶于水、在水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在水溶液中对氨基酸衍生物和肽类化合物进行直接的三氟乙基化反应.将芳基(三氟乙基)三价碘盐用于芳烃的三氟乙基化反应时,它能够很好地克服反应使用其他试剂时带来的不足.这些研究成果也证明了过渡金属催化芳基(三氟乙基)三价碘盐进行直接的三氟乙基化反应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三氟甲基酰腙与烯丙基硅或烯丙基硼试剂的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虎永琴, 黄丹凤, 王克虎, 赵转霞, 赵芳霞, 徐炜刚, 胡雨来 有机化学 2020, 40 (6): 1689-1696. DOI: 10.6023/cjoc201912006 摘要 (660) PDF (521KB)(628) 可视化 探索了在路易斯酸存在下,三氟甲基酰腙与烯丙基三甲基硅烷或烯丙基硼酸频哪醇酯的烯丙基化反应,高产率地获得了一系列三氟甲基取代的高烯丙基酰肼类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氟甲基酰腙的烯丙基化反应中,烯丙基硼酸频哪醇酯比烯丙基三甲基硅烷的活性高.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水上”吡唑啉酮与三氟甲基酮的亲核加成 罗亮, 曹晓梅, 赖国伟, 刘金香, 罗海清, 路东亮, 张勇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323-1330. DOI: 10.6023/cjoc201910038 摘要 (559) PDF (483KB)(612) 可视化 基于水相条件下发展了一种绿色高效的吡唑啉酮与三氟甲基酮的亲核加成的方法,且以高收率获得吡唑啉酮取代的叔三氟甲基醇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的无催化剂、无色谱柱分离、环境友好以及易于后处理的优点使其在制备各种吡唑啉酮取代的叔三氟甲基醇类化合物中很有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类化合物的构建 曾俊良, 许志红, 马军安 有机化学 2020, 40 (5): 1105-1116. DOI: 10.6023/cjoc201912024 摘要 (762) PDF (659KB)(946) 可视化 二氟甲基在活性分子中可以起到氢键供体、生物电子等排体、亲脂性调节等作用,在药物和农药分子的设计中被广泛使用.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骨架的发现及应用是该领域的一个突出代表,研究表明含有这类骨架的分子能够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Is),具有作为杀菌剂的潜力,目前市场上已有近十种农药分子含有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结构单元,年销售额高达十几亿美元.按照所用含氟砌块的不同种类,对近二十年来3,4-二取代-3-(二氟甲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亮点述评 联烯酸酯的区域/立体选择性氟芳基化反应 张发光, 马军安 有机化学 2020, 40 (4): 1082-1083. DOI: 10.6023/cjoc202000020 摘要 (409) PDF (358KB)(650)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亮点述评 镍氢催化的迁移脱氟烯烃偶联:由三氟甲基取代的烯烃构建偕二氟烯烃 钱超, 汤文军 有机化学 2020, 40 (4): 1076-1077. DOI: 10.6023/cjoc202000017 摘要 (682) PDF (363KB)(701)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简报 酚的三氟甲磺酰基化反应 白小东, 付志宏, 曹育才, 林锦鸿 有机化学 2020, 40 (4): 1028-1032. DOI: 10.6023/cjoc201911026 摘要 (1547) PDF (466KB)(1502) 可视化 三氟甲磺酸芳基酯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中有重要应用,因而如何实现高效制备吸引了不少关注.三氟甲磺酰基吡啶盐(C5H5N+SO2CF3·CF3SO-3)可作为温和的三氟甲磺酰基化试剂,与酚类化合物反应得到三氟甲磺酸芳基酯.产物的纯化只需简单洗涤,不需要繁琐的柱层析操作.除了芳基酯,烯基酯也能由该吡啶盐为试剂合成得到.吡啶盐的制备和分离容易,干燥环境中稳定存在,使用起来方便.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三氟甲基酰腙的氰基化反应研究 徐炜刚, 黄丹凤, 王克虎, 赵芳霞, 赵转霞, 虎永琴, 苏瀛鹏, 胡雨来 有机化学 2020, 40 (4): 922-929. DOI: 10.6023/cjoc201910011 摘要 (594) PDF (541KB)(663) 可视化 探索了在路易斯酸催化下,三氟甲基酰腙与三甲基氰硅烷的1,2-加成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含有三氟甲基的氰基酰肼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等特点,为合成结构多样的含三氟甲基的酰肼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亮点述评 钯催化芳基三氟甲磺酸酯与炔烃的不对称Heck偶联反应 蔡援, 施世良 有机化学 2020, 40 (3): 810-811. DOI: 10.6023/cjoc202000013 摘要 (537) PDF (379KB)(633)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亮点述评 利用1,2-叠氮迁移策略合成β-氟烷基叠氮化合物 吴镇, 朱晨 有机化学 2020, 40 (3): 808-809. DOI: 10.6023/cjoc202000012 摘要 (492) PDF (379KB)(670)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亮点述评 手性环丙烯构建策略用于对映选择性合成偕二氟亚甲基三元环化合物 欧阳瑶, 卿凤翎 有机化学 2020, 40 (3): 806-807. DOI: 10.6023/cjoc202000011 摘要 (591) PDF (354KB)(584) 可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高价碘试剂介导的8-氨基喹啉C(5)位碳-氢键亲核氟化反应 陈倩雯, 杨耀成, 王霞, 张谦, 李栋 有机化学 2020, 40 (2): 454-461. DOI: 10.6023/cjoc201907046 摘要 (772) PDF (614KB)(704) 可视化 8-氨基喹啉的C(5)位碳-氢键氟化反应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大多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和亲电氟化试剂来实现.在高价碘试剂的介导下实现了无过渡金属催化条件下的8-氨基喹啉C(5)位碳-氢键亲核氟化反应.使用廉价易得且安全稳定的氟化银作为亲核氟化试剂,反应无需惰性气体保护,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区域选择性好,底物范围较广,为喹啉类化合物的氟化提供了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PhI(OAc)2参与的β-酮酸酯及β-酮酰胺亲核氟化反应 吴文胜, 袁航, 黄高魁, 蒋春辉, 陆鸿飞 有机化学 2019, 39 (1): 137-143. DOI: 10.6023/cjoc201808047 摘要 (596) PDF (501KB)(1279) 可视化 报道了一种构建含氟的β-酮酸酯及β-酮酰胺的亲核氟化反应.该反应采用PhI(OAc)2为氧化剂、3HF·Et3N为氟化试剂,在室温下反应30 min高效构建一系列含有季碳中心的含氟化合物.与传统的亲电氟化反应相比,该方法具有无金属参与、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简单、反应收率高等优点.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光诱导原子经济的迭代型末端炔烃氢三氟甲基化和远程C(sp3)-H键官能团化 刘涛, 屈川华, 谢劲, 朱成建 有机化学 2019, 39 (6): 1613-1622. DOI: 10.6023/cjoc201901021 摘要 (897) PDF (1241KB)(894) 可视化 使用Togni试剂的三氟甲基化反应通常会产生等物质的量的邻碘苯酸作为副产物.使用Togni试剂作为双官能团化试剂,通过氢原子转移的策略开发了一种可见光诱导的、原子和步骤经济的芳香炔的氢三氟甲基化与远程的α-C(sp3)-H的苯甲酸化接力反应.这两种转化的结合,不仅实现了100%的原子转化率,而且解决了芳香炔氢三氟甲基化的区域选择性问题.这一新型的策略提供了制备一系列高官能团化的含三氟甲基烯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二氟甲基杂芳基砜作为二氟烷基化试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陶雪芬, 盛荣, 鲍堃, 王玉新, 金银秀 有机化学 2019, 39 (10): 2726-2734. DOI: 10.6023/cjoc201903063 摘要 (1112) HTML (23) PDF (722KB)(1027) 可视化 氟原子以及C—F键的独特性使得二氟亚甲基具有特殊的性质, 作为氧原子或羰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其在医药、农药与材料中起着有别于其他氟烷基的重要作用. 以二氟甲基2-吡啶基砜(胡试剂)为代表的二氟甲基杂芳基砜, 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型二氟烷基化试剂, 因其具有易制备、官能团耐受性良好及对多种羰基化合物具有普遍适用性等优点而广受合成化学工作者的关注. 该类含氟试剂主要通过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Julia-Kocienski烯化反应和自由基介导的双官能团化等反应, 将二氟甲基、二氟亚甲基、二氟烯基及其他二氟烷基引入醛、酮和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中. 首次从反应类型及其应用研究的角度综述了近十年来各种二氟甲基杂芳基砜参与的含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氧化锌促进的醛与[Ph3P+CF2H·Br-]的Wittig偕二氟烯基化反应 于蛟, 林锦鸿, 肖吉昌 有机化学 2019, 39 (1): 265-269. DOI: 10.6023/cjoc201806024 摘要 (377) PDF (639KB)(411) 可视化 以氧化锌为碱实现了醛与二氟甲基鏻盐[Ph3P+CF2H·Br-]的Wittig偕二氟烯基化反应.虽然鏻盐中二氟甲基上的氢原子具有一定酸性,但是碱不一定就会与其发生中和反应而使鏻盐转化为叶立德.碱也有可能进攻磷原子而产生具有亲核性的二氟甲基物种,从而发生亲核二氟甲基化.以氧化锌为碱可抑制二氟甲基化,有利于Wittig反应;此外,氧化锌及其产生的锌盐都可经简单过滤而除去,方便产物纯化.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五氟乙基硫叶立德:一类新的亲电五氟乙基化试剂 刘亚飞, 葛航铭, 吕龙, 沈其龙 有机化学 2019, 39 (1): 257-264. DOI: 10.6023/cjoc201807018 摘要 (666) PDF (461KB)(579) 可视化 发展了两个基于硫叶立德骨架的亲电五氟乙基化试剂,其合成高效简洁、固体状态下稳定而溶液中反应活性高.在温和条件下,该试剂可以与β-酮酸酯、芳基/杂芳基碘化物以及富电子芳烃反应高产率地得到相应的五氟乙基化产物.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镍催化的偕二氟芳基乙烯与有机锌交叉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Z)-单氟烯烃 张娟, 王碧云, 刘熠森, 曹松 有机化学 2019, 39 (1): 249-256. DOI: 10.6023/cjoc201807013 摘要 (491) PDF (548KB)(599) 可视化 报道了在NiCl2(dppp)催化和氯化锂促进下,室温下将偕二氟芳基乙烯与有机锌试剂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一系列(Z)-单氟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兼容性较好、立体选择性出色等优点.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苯乙烯的氧化三氟甲硫基化反应 王建勇, 马岚, 李彦, 王细胜 有机化学 2019, 39 (1): 232-237. DOI: 10.6023/cjoc201807052 摘要 (564) PDF (513KB)(673) 可视化 使用稳定易得的三氟甲硫基银作为“三氟甲硫基”源,通过苯乙烯的三氟甲硫基化/氧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多取代α-三氟甲硫基苯乙酮.以二甲基亚砜和氯仿的为溶剂,过硫酸钾为氧化剂,通过自由基历程进行双官能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实现了一系列不同取代的苯乙烯的氧化三氟甲硫基化的高效转化,为α-三氟甲硫基苯乙酮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步骤经济的有效合成方法.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镍催化下一溴二氟甲烷对(杂)芳基溴代物的二氟甲基化反应 高兴, 何旭, 张新刚 有机化学 2019, 39 (1): 215-222. DOI: 10.6023/cjoc201808014 摘要 (941) PDF (490KB)(1252) 可视化 二氟甲基取代的(杂)芳烃化合物由于二氟甲基的独特性质越来越受到了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不断被发展,但这些方法中大多使用了价格昂贵的需要多步合成的二氟甲基化试剂,从而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发展以廉价易得的二氟甲基化试剂为氟源制备二氟甲基(杂)芳烃化合物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以廉价易得的溴二氟甲烷(BrCF2H)为二氟甲基化试剂,发展了镍催化下(杂)芳基溴代物与BrCF2H的偶联反应.该反应高效温和,底物普适性好,官能团兼容性优秀,并且可以克量级合成,为合成二氟甲基(杂)芳烃化合物提供了一种高效简洁、廉价的方法.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经历了一种镍催化的还原偶联历程.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可见光促进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四氢呋喃和四氢吡喃 王娜, 顾强帅, 程永峰, 李磊, 李忠良, 郭臻, 刘心元 有机化学 2019, 39 (1): 200-206. DOI: 10.6023/cjoc201808048 摘要 (927) PDF (475KB)(855) 可视化 利用相对廉价易得、操控简便的三氟甲基磺酰氯为三氟甲基自由基前体,在可见光催化下通过非活化烯烃的自由基1,2-烷氧基-三氟甲基化反应实现了一系列三氟甲基化的四氢呋喃和四氢吡喃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全氟烷基次磺酸与炔烃和联烯的加成反应 李晓波, 赵娟, 刘倩, 蒋敏, 刘金涛 有机化学 2019, 39 (1): 183-191. DOI: 10.6023/cjoc201808036 摘要 (439) PDF (497KB)(547) 可视化 研究了原位生成的全氟烷基次磺酸分别与炔烃和联烯的加成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全氟烷基烯基亚砜类化合物.结果显示芳基或烷基取代的炔烃与全氟烷基次磺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直接得到符合马氏规则的加成产物,当炔烃上连有强吸电子取代基时,则生成类Michael加成产物.全氟烷基次磺酸与富电子联烯的加成反应选择性地发生在空间位阻较小的双键上,当联烯分子中含有吸电子基团时,则会优先选择与连接吸电子基团的双键进行反应.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铜催化的芳基炔酮的羟化三氟甲硫基化反应 胡娟娟, 黄焰根, 徐修华, 卿凤翎 有机化学 2019, 39 (1): 177-182. DOI: 10.6023/cjoc201808041 摘要 (595) PDF (452KB)(701) 可视化 近年来通过双官能团化的策略来制备含氟化合物已经成为氟化学研究的热点.报道了一例铜催化的芳基炔酮的羟化-三氟甲硫基化反应来合成相应的含三氟甲硫基的烯醇.铜盐和溶剂对于该反应产率的影响非常关键.在最优条件下,一系列含三氟甲硫基的烯醇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被制备出来,并且各种官能团能够在该反应中很好地兼容.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研究论文 苯并二噻吩/苯并噻二唑ADA型光电化合物:氟取代的影响 梁龙, 刘丽娜, 陈学强, 项宣, 凌君, 鲁郑全, 李靖靖, 李维实 有机化学 2019, 39 (1): 157-169. DOI: 10.6023/cjoc201808034 摘要 (666) PDF (5962KB)(994) 可视化 在其组成的共轭基元上进行氟取代是有机光电材料功能修饰的常见策略之一.在前期苯并二噻吩/苯并噻二唑ADA型小分子光电化合物基础上,在两个苯并噻二唑基元上引入不同个数的氟取代基,考察氟修饰位置和个数对其基本性质、场效应晶体管和光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氟原子数目的增加,化合物的溶解性能降低,热稳定性提高,最高占有轨道和最低空轨道能级降低,但光谱吸收范围变化不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测试表明,当苯并噻二唑单氟代且位于外侧位点时,化合物的空穴迁移率有所降低;当苯并噻二唑双氟代时,迁移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达到0.27 cm2·V-1·s-1.光伏器件研究发现,氟原子的引入提高了器件的开路电压,但活性层形貌变差,最终导致短路电流密度和电池效率下降.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被引次数: CSCD(1) 研究论文 钯催化烯烃的分子内氟芳基化反应 杨文铖, 亓晓旭, 陈品红, 刘国生 有机化学 2019, 39 (1): 122-128. DOI: 10.6023/cjoc201810026 摘要 (842) PDF (489KB)(918) 可视化 发展了一种钯催化的烯烃分子内氟芳基化反应,以ArIF2作为氟源和亲电试剂来活化烯烃,实现了4-芳基-1-丁烯的氟化关环反应,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得到氟芳基化产物.这类反应为从烯基芳烃出发合成氟代四氢萘和氟代色满提供了高效方法.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三氟甲基三氮唑及四氮唑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张发光, 彭星, 马军安 有机化学 2019, 39 (1): 109-116. DOI: 10.6023/cjoc201808007 摘要 (842) PDF (586KB)(1014) 可视化 三氟甲基取代的三氮唑及四氮唑化合物在药物、农药、催化及材料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合成方法也日益受到重视.对近10年来三氟甲基三氮唑及四氮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归纳总结,着重展示了三氟甲基炔烃、三氟乙酰基衍生物、三氟甲基吡喃酮及三氟重氮乙烷等含氟砌块在这两类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芳基三氟甲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张洁雨, 柯求敏, 陈家英, 何平, 严国兵 有机化学 2019, 39 (1): 74-83. DOI: 10.6023/cjoc201808046 摘要 (1511) PDF (595KB)(1277) 可视化 芳基三氟甲基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由于其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芳基三氟甲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包括α-三氟甲基醇的氧化,羧酸衍生物的三氟甲基化,金属有机试剂、富电子芳烃,芳基卤化物、芳基重氮盐等的三氟乙酰化反应,以及其机理的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过渡金属参与的C—F键官能团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李园园, 王元鉴, 朱磊, 屈凌波, 蓝宇 有机化学 2019, 39 (1): 38-46. DOI: 10.6023/cjoc201810020 摘要 (1660) PDF (853KB)(1334) 可视化 有机氟化学凭借其独特的内涵在材料科学、催化化学、医学、精细化工以及生物化学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核心在于碳-氟键的构建和切断.过渡金属的引入为活化碳-氟键提供了新的可能,也逐渐成为合成很多复杂有机物的一种替代途径.总结了以往对过渡金属促进碳-氟键活化和切断的理论研究进展,并系统性提出了碳-氟键活化的相关模式,包括碳-氟键对金属的氧化加成、过渡金属活化的芳香亲核取代、碳(sp3)-氟键双分子亲核取代(SN2)以及β-氟消除等.理论计算表明,当使用还原性较强的零价镍催化剂时,反应可按照氧化加成模式启动.而如果使用零价铂催化剂,则需要对氟原子进行额外活化才能发生氧化加成.当使用氢化金属物种还原多氟代芳烃时,氢负离子可以与多氟代芳烃发生芳香亲核取代实现碳-氟键活化.对于碳(sp3)-氟键来说,如果使用“硬”的Lewis碱,例如锂盐或镁盐,则可按照双分子亲核取代(SN2)方式活化碳(sp3)-氟键.此外,β-氟消除也是一种可能的替代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综述与进展 中国有机氟化合物卤键研究 刘传志, 王辉, 张丹维, 赵新, 黎占亭 有机化学 2019, 39 (1): 28-37. DOI: 10.6023/cjoc201812026 摘要 (1607) PDF (3282KB)(1187) 可视化 综述了中国学者在有机碘代和溴代氟化物的卤键研究方面的进展.从1987至1993年,陈庆云等发现全氟碘代烷作为Lewis酸可以和胺、醚和六甲基磷酰胺等Lewis碱形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代表了早期研究现在被称为卤键的非共价键作用力的重要进展.2001年以来,多个研究组利用卤键开展晶体工程研究.朱士正等首次证实,全氟-α,v-二碘烷烃可以和胺、醚和六甲基磷酰胺等通过卤键形成一维扩展阵列结构,晋卫军等研究了卤键驱动的全氟碘代芳烃与氮杂芳环的共晶结构,张丹维和黎占亭等利用卤键诱导产生了双螺旋及四螺旋超分子聚合物.晋卫军等研究了C—I…p卤键在晶体工程中的应用.利用卤键诱导,王栋和万立骏等在表面实现了三角型芳香分子共组装形成二维蜂窝型阵列结构,王力彦等从两个聚合物或有机分子构筑了单层膜结构和实现了层-层自组装控制.赵新和黎占亭等合成了并入三个二氟碘甲基的三臂分子,基于氢键诱导的折叠型受体,建立了溶液相多位点卤键结合的识别模式.胡文平、龚和贵、廖良生等利用卤键提高了若干共轭有机分子的不同的材料性能.多个研究组利用卤键成功控制或提高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的选择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相关统计 跳至 页 第1页 共2页 共42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