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青青, 宋晓君, 邓兆祥. 金/铜纳米异质界面的电荷转移等离激元调控[J]. 化学学报, 2020, 78(7): 675-679. |
[2] |
邓颖怡, 钱银银, 谢颖, 张磊, 郑冰, 娄原青, 于海涛. Li吸附对双层α-硼烯功函调控作用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4): 344-354. |
[3] |
曹萌轩, 代晓光, 陈贝贝, 赵娜娜, 徐福建. 纳米材料与细菌结合应用于肿瘤治疗[J]. 化学学报, 2020, 78(10): 1054-1063. |
[4] |
杨之策, 田佳楠, 才洪雪, 李丽, 潘清江. 三(芳氧基)芳烃络合低价锕系离子的结构和还原性质理论探索[J]. 化学学报, 2020, 78(10): 1096-1101. |
[5] |
倪宇欣, 张晨杰, 袁亚仙, 徐敏敏, 姚建林. 纳米ZnO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来源研究[J]. 化学学报, 2019, 77(7): 641-646. |
[6] |
刘胜伟, 赵建军, 许宜铭. 锐钛矿光催化降解苯酚:氟离子吸附的影响大于磷酸根[J]. 化学学报, 2019, 77(4): 351-357. |
[7] |
陈方园, 曲宁, 吴群燕, 张红星, 石伟群, 潘清江. 二价双核铀聚吡咯配合物结构设计和铀-铀多重键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5): 457-463. |
[8] |
王少静, 李长伟, 李锦, 陈邦, 郭媛. 新型香豆素类氟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细胞成像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4): 383-390. |
[9] |
李磊, 贾桂霄, 王晓霞, 吴铜伟, 宋希文, 安胜利. 基于缺陷曲率对含有V1~V4空位(5,5)单壁碳纳米管[1+1]和[2+1]加成反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3): 284-292. |
[10] |
秦天依, 曾毅, 陈金平, 于天君, 李嫕. 有机荧光温度传感体系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7, 75(12): 1164-1172. |
[11] |
赵思魏, 钟宇曦, 郭元茹, 张红星, 潘清江. 聚吡咯铀酰氧-酰亚胺配合物结构、振动光谱和基团交换反应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 化学学报, 2016, 74(8): 683-688. |
[12] |
沈成, 张菁, 时东霞, 张广宇. 退火对单层二硫化钼荧光特性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15, 73(9): 954-958. |
[13] |
郝威, 邵正中. 尼龙表面的超疏水及高度疏油改性[J]. 化学学报, 2014, 72(9): 1023-1028. |
[14] |
吴其胜, 王子路, 王金兰. 单轴应变对石墨烯掺杂硼、氮、铝、硅、磷的影响与调控[J]. 化学学报, 2014, 72(12): 1233-1237. |
[15] |
宋晔, 吕惠玲, 胡颂伟, 杨春艳, 朱绪飞. 聚苯胺在高pH值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J]. 化学学报, 2013, 71(07): 999-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