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志强, 白美丹, 张明, 张智强, 冯勋, 郑才俊. 基于新型电子受体1,3,5-三苯酰基苯的两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2): 140-146. |
[2] |
任保轶, 依建成, 钟道昆, 赵玉志, 郭闰达, 盛永刚, 孙亚光, 解令海, 黄维. 含螺环位阻铱(III)配合物的共轭结构调控及其电致发光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1): 56-62. |
[3] |
王志强, 蔡佳林, 张明, 郑才俊, 吉保明. 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黄光材料的合成、性能及高效率电致发光器件[J]. 化学学报, 2019, 77(3): 263-268. |
[4] |
拉毛, 包山虎, 莎仁. Pd催化层对含氧氢化钇(YHx:O)薄膜光致变色调节能力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19, 77(1): 90-94. |
[5] |
陈仕琦, 代军, 周凯峰, 罗艳菊, 苏仕健, 蒲雪梅, 黄艳, 卢志云. 基于苯基修饰策略的新型可溶液加工红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4): 367-374. |
[6] |
陈鹏, 王宇洋, 张宇模, 张晓安. 以吖啶酮为母体的双螺吡喃开关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J]. 化学学报, 2016, 74(8): 669-675. |
[7] |
张振宇, 李婉君, 叶开其, 张红雨. 基于苯并噻唑的新型双硼桥联梯形共轭骨架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J]. 化学学报, 2016, 74(2): 179-184. |
[8] |
余韵, 杨杰, 任子淳, 谢国华, 李倩倩, 李振. 可溶液加工蓝色聚集诱导发光小分子的合成及其器件性能[J]. 化学学报, 2016, 74(11): 865-870. |
[9] |
王芳芳, 陶友田, 黄维. 高效蓝光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5, 73(1): 9-22. |
[10] |
王志强, 肖殷, 金会义, 谈廷风, 王世荣, 李祥高. 含三苯胺基团的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4, 72(6): 731-738. |
[11] |
赵玲玲, 酒元达, 王建云, 张新稳, 赖文勇, 黄维. 星型多支化p-n结构窄带隙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3, 71(9): 1248-1256. |
[12] |
谭春斌, 赵泽琳, 高峻, 雷景新. 新型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 化学学报, 2012, 70(9): 1095-1103. |
[13] |
周亮, 邓瑞平, 郝召民, 宋明星, 张洪杰. 一种具有稳定发射光谱的高效率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 化学学报, 2012, 70(18): 1904-1908. |
[14] |
韩立志, 王卓, 华英杰, 任爱民, 刘艳玲*, 刘朋军. 9,9-二-(3-(9-苯咔唑基))-2,7-芘基芴的光电性质[J]. 化学学报, 2012, 70(05): 579-584 . |
[15] |
宋玉民, 张玉梅, 马新贤, 朱早龙, 许军鹏, 刘景旺. 姜黄素稀土大环配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1, 69(11): 1347-1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