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报 ›› 1965, Vol. 31 ›› Issue (1): 12-17.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
韩组康1, 章元琅2, 袁倬斌3
J. E. S. HAN1, CHANG YUEN-LANG2, YUEN ZHUO-BIN3
交流电示波极谱法与普通极谱法都可用以测定2-(β-甲氧基乙基)吡啶.用交流电示波极谱法与0.1M氢氧化钠底液时,2-(β-甲氧基乙基)吡啶的(dV/dt)-V曲线上,在阴极支与阳极支各有一切口.浓度为10m M,温度在25℃时,阴极支与阳极支的切口电位,分别为-1.33和-1.28伏(对S.C.E.).浓度在2—40mM范围内,可根据阴极支的切口高度测定此种化合物.以下三种现象足以证明2-(β-甲氧基乙基)吡啶在滴汞电极上形成吸附膜并使双电层的电容迅速改变而产生切口:(1)此化合物能使二价铅离子在阴极支上的切口消失.(2)其dV/dt(即曲线的高度)约为0.1M氢氧化钠底液的二倍.(3)升高电解波的温度,则切口缩短.就这些现象说,2-(β-甲氧基乙基)吡啶与吡啶极相似,但可根据切口电位区分.用普通极谱法与0.1M氢氧化钠底液时,2-(β-甲氧基乙基)吡啶产生良好的极谱波.浓度在6—51mM范围内,波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浓度为1.0×10-2M,温度在25℃,校正的半波电位为1.23伏(对S.C.E.).改变汞柱高度时,id/h1/2值极近常数.提高电解液的温度,极谱电流略为升高.后两种试验都证明普通极谱法的电极过程是扩散控制的.吡啶在相同条件下不产生极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