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成强, 冯超. 亲核性氟源在碳碳不饱和键选择性氟化官能化反应中的应用[J]. 化学学报, 2024, 82(2): 160-170. |
[2] |
邱孔茜, 李杰, 马浩文, 周伟, 蔡倩. 捕捉环加成反应中的有机亚铜中间体构筑氮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23, 81(1): 42-63. |
[3] |
陈之尧, 刘捷威, 崔浩, 张利, 苏成勇.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在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上的应用研究[J]. 化学学报, 2019, 77(3): 242-252. |
[4] |
马星星, 轩晴晴, 宋秋玲. 含氮杂环的N—H和O—H二氟甲基化反应[J]. 化学学报, 2018, 76(12): 972-976. |
[5] |
李树森, 王剑波. 不对称三氟甲硫基化反应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8, 76(12): 913-924. |
[6] |
李速家, 吕健, 罗三中. 铟(I)/手性磷酸催化简单烯烃与β,γ-不饱和α-酮酸酯的不对称[4+2]环加成反应[J]. 化学学报, 2018, 76(11): 869-873. |
[7] |
Khan Ijaz, 李红芳, 吴学, 张勇健. 钯配合物与手性方酰胺协同催化的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与醛的不对称脱羧环加成反应[J]. 化学学报, 2018, 76(11): 874-877. |
[8] |
杨丽军, 马军安. 亲核叔膦促进的联烯酸酯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6, 74(2): 130-148. |
[9] |
唐敏, 吴永, 刘源, 蔡茂强, 夏飞, 刘顺英, 胡文浩. “一锅法”不对称多组分串联反应合成手性氢化环氧异色烯衍生物:一种快速构建分子复杂性方法[J]. 化学学报, 2016, 74(1): 54-60. |
[10] |
郑剑峰, 谢志强, 陈欣健, 黄培强. 酰胺的直接转化:仲酰胺与丹尼谢夫斯基双烯的还原环加成反应[J]. 化学学报, 2015, 73(7): 705-715. |
[11] |
陈钊, 单威, 尹军, 余广鳌, 刘盛华. 新型四炔模块苯炔前体高效构建咔唑类衍生物[J]. 化学学报, 2015, 73(10): 1007-1012. |
[12] |
罗懿, 陈填烽, 黄晓纯, 王弋, 黄荫成, 郑文杰. 具有抗癌活性的新型硒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J]. 化学学报, 2012, 70(11): 1295-1303. |
[13] |
黄建智,万里强,田建军,赵占峰,王晓飞,扈艳红,黄发荣,杜磊. 1,3-二(炔丙基氧)苯与4,4'-二叠氮甲基联苯的聚合反应及聚合物性能的研究[J]. 化学学报, 2007, 65(22): 2629-2634. |
[14] |
王华静, 傅尧, 刘磊, 郭庆祥. 碳氟键均裂解离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07, 65(18): 2039-2045. |
[15] |
朱万强, 唐国风, 勾华. 一类含氟芳基噁二唑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研究[J]. 化学学报, 2007, 65(17): 1875-1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