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报 ›› 2009, Vol. 67 ›› Issue (7): 657-664.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论文
张贵荣 张静波 肖丽平 赵淑凤 陆嘉星*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学工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Zhang, Guirong Zhang, Jingbo Xiao, Liping Zhao, Shufeng Lu, Jiax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Proces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在0.5 mol8226;dm-3硫酸介质中, 循环伏安法电解间甲苯胺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图表明聚间甲基苯胺产生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电极表面上. 在恒电位条件下, 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较详细地研究了间甲基苯胺在氧化铟锡(ITO)上的电化学聚合. 结果表明间甲基苯胺只能在较高电解电位和单体浓度足够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电化学聚合. 在0.7 V(相对于饱和的Ag/AgCl), 0.2 mol8226;dm-3的间甲基苯胺和0.9 V, 20 mmol8226;dm-3的间甲基苯的实验条件下, 尽管在ITO电极上没有发生电化学均聚合, 但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表明在电极表面上可能还形成低分子量的齐聚物. 在低电位0.8 V下, 电化学聚合200 mmol8226;dm-3间甲苯胺时, 有明显的诱导期存在. 在恒电位电解的条件下, 相应的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和聚合物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间甲基苯胺和对苯二胺能发生电化学共聚反应, 由于对苯二胺可能与间甲基苯胺形成了具有较强反应活性的中间体, 使得对苯二胺的加入不但促进和加速了聚合反应, 而且还结合进聚合物中形成了phenazine或类似于phenazine的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