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占林俊, 胡玮, 王梅, 黄斌, 龙亚秋. 亚胺氯化物介导一锅法合成3-吸电子基团取代吲哚衍生物[J]. 化学学报, 2021, 79(7): 903-907. |
[2] |
帅琪,高胜利,陈三平, 刘明艳,胡荣祖,史启祯. 用微量热法测定稀土含硫有机配合物的比热容[J]. 化学学报, 2005, 63(21): 1962-1966. |
[3] |
孟祥鑫, 高胜利, 陈三平, 杨旭武, 谢钢, 史启祯. RE(C5H8NS2)3(C12H8N2)(RE=La,Pr,Nd,Sm)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测定研究[J]. 化学学报, 2004, 62(22): 2233-2238. |
[4] |
杨频,周春琼. 两种新稀土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磷酸二酯键模型物(BDNPP)和DNA的作用研究[J]. 化学学报, 2003, 61(9): 1455-1460. |
[5] |
王炳祥,何婷,胡宏纹. 二铬氢四吡啶合钴(II)存在下吡啶叶立德与1,4-萘醌的反应[J]. 化学学报, 2003, 61(6): 889-892. |
[6] |
黄俭根. 环状聚茚并茚及其取代衍生物电子结构和磁性研究[J]. 化学学报, 2003, 61(5): 694-698. |
[7] |
胡平,赵可清,许洪波,张良辅. 单取代二茂铁西佛碱型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介晶性研究[J]. 化学学报, 2002, 60(9): 1682-1687. |
[8] |
高玲香,高子伟. 水溶性茂钛配合物的表征及其在芳香酸茂钛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J]. 化学学报, 2002, 60(5): 904-909. |
[9] |
诸海滨,金国新. 高分子化Si桥联茂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反应[J]. 化学学报, 2002, 60(3): 509-513. |
[10] |
王文钦,王立. 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合成的新方法[J]. 化学学报, 2002, 60(11): 1899-1908. |
[11] |
刘长坤,金国新. 高分子化铁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J]. 化学学报, 2002, 60(1): 157-161. |
[12] |
高月英,徐克伟,毛岳淦,何旭阳. 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环境对SOD和水杨酸铜配合物 SOD样活性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01, 59(8): 1176-1183. |
[13] |
吴静,徐青,王奎武,姚克敏. 直链醚-二甘肽型Schiff碱与稀土新配合物的合成、配 位作用与波谱[J]. 化学学报, 2001, 59(8): 1290-1293. |
[14] |
汪中明,周志芬,林华宽,徐猛,刘天府,朱守荣,孙宏伟,陈荣悌. 稀土离子-1,10-菲罗啉桥联胺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J]. 化学学报, 2001, 59(5): 701-706. |
[15] |
姚克敏,吴静,徐青,朱力明,沈联芳. 稀土与脂肪族Schiff碱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及波谱[J]. 化学学报, 2001, 59(3): 417-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