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慧, 张桓荣, 薛面起. 水系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实用化挑战[J]. 化学学报, 2021, 79(4): 388-405. |
[2] |
张静, 汤功奥, 曾誉, 王保兴, 刘力玮, 吴强, 杨立军, 王喜章, 胡征. 可溶性氧化-还原介质促进分级结构碳纳米笼的锂氧电池性能[J]. 化学学报, 2020, 78(6): 572-576. |
[3] |
陈杨, 杜亚丹, 王勇, 刘普旭, 李立博, 李晋平. UTSA-280的氨改性以及C2H4/C2H6分离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6): 534-539. |
[4] |
朱从潭, 杨英, 赵北凯, 林飞宇, 罗媛, 马书鹏, 朱刘, 郭学益. PEDOT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10): 1102-1110. |
[5] |
宋光捷, 武调弟, 刘福鑫, 张彬雁, 刘秀辉. 壳聚糖/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对黄嘌呤的检测及尿酸抑制的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1): 82-88. |
[6] |
李钊, 王忠, 班丽卿, 王建涛, 卢世刚.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9, 77(11): 1115-1128. |
[7] |
李攀, 刘建, 孙惟袆, 陶占良, 陈军. 铜钱状二硫化钒的制备及储钠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8, 76(4): 286-291. |
[8] |
贺倩, 张崇, 李晓, 王雪, 牟攀, 蒋加兴. 芘基共轭微孔聚合物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18, 76(3): 202-208. |
[9] |
张成明, 庞鑫, 王永钊. 一维隐钾锰矿型二氧化锰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J]. 化学学报, 2018, 76(2): 133-137. |
[10] |
崔素珍, 杨汉培, 孙慧华, 聂坤, 吴俊明. Fe对NaNbO3的晶格掺杂和同步异质结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J]. 化学学报, 2016, 74(12): 995-1002. |
[11] |
黄国家, 陈志刚, 李茂东, 杨波, 辛明亮, 李仕平, 尹宗杰.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功能化改性[J]. 化学学报, 2016, 74(10): 789-799. |
[12] |
钮东方, 丁勇, 马智兴, 王明辉, 刘洲, 张博文, 张新胜. 纳米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对水电解析氢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15, 73(7): 729-734. |
[13] |
邱振平, 张英杰, 夏书标, 董鹏. 无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界面性能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5, 73(10): 992-1001. |
[14] |
郝威, 邵正中. 尼龙表面的超疏水及高度疏油改性[J]. 化学学报, 2014, 72(9): 1023-1028. |
[15] |
万洋, 郑荞佶, 赁敦敏.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4, 72(5): 537-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