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报 ›› 2010, Vol. 68 ›› Issue (04): 351-357.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论文
岳力挽1,2,张淑静1,吴斌1,陆正宇1,方江邻*,2,谌东中*,1
Yue Liwan1,2 Zhang Shujing1 Wu Bin1 Lu Zhengyu1 Fang Jianglin*,2 Chen Dongzhong*,1
采用慢挥发溶剂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羧酸/吡啶氢键缔合的主链型超分子复合物, 并采用FTIR, DSC以及偏光显微镜等对其相转变与热致液晶相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表明, 分别具有较短的6或10个亚甲基的烷烃间隔基的双苯甲酸衍生物4',4''-二羧酸-1,6-二酚氧基己烷(C6-2COOH)和4',4''-二羧酸-1,10-二酚氧基癸烷(C10-2COOH)的系列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清亮点, 一般都只出现结晶近晶相和多晶型转变现象. 而具有柔顺性较好的四甘醇醚链间隔基的4,4'-二羧酸-α,ω-二酚氧基四甘醇醚(C8O4-2COOH)得到的系列复合物均在降温过程生成单致的流体近晶SA和/或向列N液晶相. 可见, 间隔基增长, 相转变温度降低, 最终导致真正的流体液晶相的产生. 另一方面, 对于从同一种二元羧酸得到的组装体系, 从4,4'-联吡啶(4,4'-BPy)、4,4'-联吡啶乙烯撑(4,4'-BPyE)到对苯二酚二异烟酸酯(p-PhBPy), 由于双键或酯基的引入, 可变形性和极性增大, 刚性依次减弱, 尽管中心核部分持续长度增大, 所得复合物的各向同性化温度降低, 形成流体液晶相的趋势增强, 液晶有序性降低, 流动性增加. 指出了早期文献报道的一些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结果. 通过不同系列的对比研究, 得出的一些规律性对氢键组装尤其对羧基/吡啶氢键缔合超分子体系设计与构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