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慧, 张桓荣, 薛面起. 水系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及实用化挑战[J]. 化学学报, 2021, 79(4): 388-405. |
[2] |
庄容, 许潇洒, 曲昌镇, 徐顺奇, 于涛, 王洪强, 徐飞. 多孔聚合物在锂金属负极保护中的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21, 79(4): 378-387. |
[3] |
吕敏, 周瑞敏, 吕琨, 魏志祥. 高结晶性小分子给体材料应用于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21, 79(3): 284-302. |
[4] |
李腾飞, 占肖卫. 有机光伏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21, 79(3): 257-283. |
[5] |
卢岳, 葛杨, 隋曼龄. 白光及紫外光辐照下甲氨碘化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解机制差异[J]. 化学学报, 2021, 79(3): 344-352. |
[6] |
李燕丽, 于丹丹, 林森, 孙东飞, 雷自强. α-MnO2纳米棒/多孔碳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21, 79(2): 200-207. |
[7] |
常智, 乔羽, 杨慧军, 邓瀚, 朱星宇, 何平, 周豪慎.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及锂金属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J]. 化学学报, 2021, 79(2): 139-145. |
[8] |
江珊, 李欢. 生物质液流催化燃料电池运行环境优化机制分析[J]. 化学学报, 2021, 79(2): 208-215. |
[9] |
张璐, 王文凤, 张洪明, 韩树民, 王利民. 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进展和挑战[J]. 化学学报, 2021, 79(2): 158-175. |
[10] |
方婧, 赵文娟, 张明浩, 方千荣. 一种新型酰胺功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用于选择性染料吸附[J]. 化学学报, 2021, 79(2): 186-191. |
[11] |
李凌燕, 郑玮, 李承辉. 无取代酞荭的高效制备及其新衍生物的研究[J]. 化学学报, 2021, 79(1): 81-86. |
[12] |
孙炼, 王洪磊, 余金山, 周新贵. 金属有机框架质子导体及其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20, 78(9): 888-900. |
[13] |
张静, 汤功奥, 曾誉, 王保兴, 刘力玮, 吴强, 杨立军, 王喜章, 胡征. 可溶性氧化-还原介质促进分级结构碳纳米笼的锂氧电池性能[J]. 化学学报, 2020, 78(6): 572-576. |
[14] |
税子怡, 何娜娜, 陈黎, 赵炜, 陈曦. 多孔钙钛矿型氧还原催化剂在柔性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6): 557-564. |
[15] |
汤功奥, 毛鲲, 张静, 吕品, 程雪怡, 吴强, 杨立军, 王喜章, 胡征. 分级结构氮掺杂碳纳米笼:高倍率长寿命可充电镁电池正极材料[J]. 化学学报, 2020, 78(5): 444-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