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 2010, Vol. 30 ›› Issue (05): 675-683.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论文
傅晓钟*,1,黄英2,陶朱2,薛赛凤2,罗春1,欧瑜1,张建新3
Fu Xiaozhong*,1 Huang Ying2 Tao Zhu2 Xue Saifeng2 Luo Chun1, Ou Yu1 Zhang Jianxin3
用1H NMR、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方法研究阿德福韦双L-苯丙氨酸丙酯(FH-1)与改性六元葫芦脲(TMeQ[6])、七元葫芦脲(Q[7])以及八元葫芦脲(Q[8])的相互作用, 探讨主客体作用位点及其识别机制. 1H NMR图谱表明FH-1中苯丙氨酸残基部分进入葫芦脲的空腔内部受到屏蔽作用, 而FH-1其它部分则位于葫芦脲端口外侧. 荧光图谱表明FH-1与TMeQ[6], Q[7]与Q[8]分别形成1∶1或2∶1, 1∶1或3∶1与2∶1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 红外光谱表明Q[7]与FH-1固体包合物发生了主客体相互作用, FH-1特征峰消失. 吸湿性考察发现FH-1与Q[7]形成的固体包合物的吸湿稳定性明显提高, 室温放置90 d后仍然为白色固体. 抗乙型肝炎病毒研究提示葫芦脲具有明显降低化合物细胞毒性, 增加其抗病毒活性与作用选择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