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效庆, 曹守福, 魏晓飞, 李邵仁, 魏淑贤. S掺杂Fe-NC单原子催化剂氧还原机理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9): 1001-1006. |
[2] |
于沫涵, 程媛媛, 刘亚军. 萤火虫生物发光中加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9): 989-993. |
[3] |
李哲伟, 王骞阅, 蒲敏, 杨作银, 雷鸣. 含氮杂环协助的醛胺缩合反应机理的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5): 437-443. |
[4] |
杨之策, 田佳楠, 才洪雪, 李丽, 潘清江. 三(芳氧基)芳烃络合低价锕系离子的结构和还原性质理论探索[J]. 化学学报, 2020, 78(10): 1096-1101. |
[5] |
薄一凡, 刘玉玉, 常永正, 李银祥, 张效霏, 宋春元, 许卫锋, 曹洪涛, 黄维. 环状芴基张力半导体拉曼光谱理论与实验研究[J]. 化学学报, 2019, 77(5): 442-446. |
[6] |
尹欣驰, 江游, 楚士颖, 翁国锋, 方向, 潘远江. 气相中铜催化的脱羧碘化反应[J]. 化学学报, 2018, 76(6): 436-439. |
[7] |
张琪, 刘奥, 于海珠, 傅尧. Ir(III)螯合物催化醚的硅氢化反应中负氢来源的机理研究[J]. 化学学报, 2018, 76(2): 113-120. |
[8] |
李曼, 康会英, 薛小松, 程津培. 常见三氟甲基源释放三氟甲基自由基能力的理论计算研究[J]. 化学学报, 2018, 76(12): 988-996. |
[9] |
母伟花, 马瑶, 方德彩, 王蓉, 张海娜. 1-碘-2-锂-邻碳硼烷与环戊二烯衍生物的类Diels-Alder反应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8, 76(1): 55-61. |
[10] |
张田, 郭琛, 魏淑贤, 武中华, 韩兆翔, 鲁效庆. 甲硫醇在Co修饰MoS2团簇边缘位的脱硫机理研究[J]. 化学学报, 2018, 76(1): 62-67. |
[11] |
郭宇, 刘瑜, 戚娟娟, 李慧, 赫兰兰, 卢丽男, 刘翠, 宫利东, 赵东霞, 杨忠志. S4-S0转化期水结合至放氧复合体可能机制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9): 914-921. |
[12] |
郭宇, 姚远, 李慧, 赫兰兰, 朱尊伟, 杨忠志, 宫利东, 刘翠, 赵东霞. 光合释氧机理的ABEEM/MM/MD和BS-DFT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9): 903-913. |
[13] |
陈玉红, 刘婷婷, 张梅玲, 元丽华, 张材荣. H2分子在Mg3N2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7): 708-714. |
[14] |
陈方园, 曲宁, 吴群燕, 张红星, 石伟群, 潘清江. 二价双核铀聚吡咯配合物结构设计和铀-铀多重键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5): 457-463. |
[15] |
王彬, 王剑福, 张晓菲, 陈文杰, 章永凡, 黄昕. 二核铌钼硫簇NbMoSn-/0(n=3~7)掺杂体系的结构与成键性质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3): 307-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