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波, 梁仁校, 曹中艳, 周平海, 贾义霞. 钯催化吡咯环内共轭双键的Heck反应[J]. 化学学报, 2021, 79(2): 176-179. |
[2] |
樊蕾, 江群英, 潘敏, 王文晓, 张丽, 刘晓庆. 基于模拟酶-天然酶级联反应的双模式传感平台用于生物标志物的超灵敏检测[J]. 化学学报, 2020, 78(5): 419-426. |
[3] |
武艳, 庞爱民, 胡磊, 何根升, 张莹莹, 张利雄, 李明海, 马振叶. 纳米α-Fe2O3/(IPDI-HTPB)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20, 78(4): 337-343. |
[4] |
宋波, 秦安军, 唐本忠. 绿色单体二氧化碳参与的新型聚合反应[J]. 化学学报, 2020, 78(1): 9-22. |
[5] |
杜俊毅, 夏春谷, 孙伟. 单核铁-氧和锰-氧加合物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8, 76(5): 329-346. |
[6] |
胡书博, 陈木旺, 翟小勇, 周永贵. 不对称氢化杂环亚胺合成四氢吡咯/吲哚[1,2-a]并吡嗪[J]. 化学学报, 2018, 76(2): 103-106. |
[7] |
陈方园, 曲宁, 吴群燕, 张红星, 石伟群, 潘清江. 二价双核铀聚吡咯配合物结构设计和铀-铀多重键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7, 75(5): 457-463. |
[8] |
刘晔, 袁俊, 邹应萍, 李永舫. 呋喃稠环类共轭有机分子和聚合物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7, 75(3): 257-270. |
[9] |
赵思魏, 钟宇曦, 郭元茹, 张红星, 潘清江. 聚吡咯铀酰氧-酰亚胺配合物结构、振动光谱和基团交换反应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 化学学报, 2016, 74(8): 683-688. |
[10] |
张婷, 蔡雪刁, 刘娜, 许春丽. MoO3/C-N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对其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16, 74(5): 441-449. |
[11] |
赵蔡斌, 王占领, 周科, 葛红光, 张强, 靳玲侠, 王文亮, 尹世伟. 基于苯并二噻吩和吡咯并吡咯二酮共聚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光伏性质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6, 74(3): 251-258. |
[12] |
彭喆, 季迎春, 王智, 佟斌, 石建兵, 董宇平.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并吡咯衍生物的多晶性和酸响应行为研究[J]. 化学学报, 2016, 74(11): 942-948. |
[13] |
张川, 张鲁嘉, 张洋, 黄和, 胡燚. 基于分子模拟的离子液体修饰Porcine Pancreas脂肪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相关研究[J]. 化学学报, 2016, 74(1): 74-80. |
[14] |
李新玲, 王佳琪, 李龙, 尹应武, 叶龙武. 2H-吡咯的简易合成方法:金催化与路易斯酸催化的组合应用[J]. 化学学报, 2016, 74(1): 49-53. |
[15] |
钮东方, 丁勇, 马智兴, 王明辉, 刘洲, 张博文, 张新胜. 纳米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对水电解析氢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15, 73(7): 729-734. |